心靈瑜珈教材

道場簡介 心靈瑜珈教材 > 教材講義篇 > 講義篇二 .... 點選進入 →→

講義篇二 .... 點選進入 →→

講義篇二 .... 點選進入 →→


修行前的開悟~~有位禪師曾說過:「開悟是修行的起始。」 / 擷取於【心靈瑜珈】教材14集

 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有位禪師曾說過:「開悟是修行的起始。」也許有人會想:「先開悟後修行?不會吧!通常是修行後才能開悟,修行前怎麼開悟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事實上,如果沒有具備一些基本的開悟與認知,修行很容易停留在皮毛而無法深入,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某些人已經修行很久了,可是感覺上卻好像仍在原地踏步,沒什麼改變,這就是缺乏修行前的開悟所致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任何事情要做到成功都需要「悟」,至少要領悟出怎樣做才會成功?為什麼別人這樣做會成功,我們做卻不會成功呢?這個差異解開,事情便成功了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,工藝課要釘一個書架,我努力地搥著、釘著,釘到手指頭都快腫起來了,卻釘不準而且還歪歪、斜斜的,可是有些同學釘的還蠻直的,我便仔細觀察人家釘的方式,最後找到竅門就釘的還不錯了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鋸木頭也是,我鋸出來的邊線是蛇行的,人家鋸出來是直的,研究了半天,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?還是要先開悟嘛!最少要先領悟怎麼做才能做好、才能成功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其實,修行也是如此,並非一頭栽進去就可以了,許多人聽了幾十年的法,卻沒什麼改變,而有些人才上了幾堂課就起了很大的作用;生活中我們也常花了很多時間努力打拼,到最後卻沒達到預期的成果,這都是沒有開悟所導致的結局。


如果我們希望修行能夠成就、生活能夠成功,有三個基本條件必須先有所領悟:


第一【要從零開始】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無論是修行或其他的學習,都必需使自己的腦袋歸零。我們過去的學習可能已經知道腦袋要空、要歸零才學得好,但是卻很難做到,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缺乏深刻的體悟,而停留在一種慣性的反應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譬如:如果有人出拳打你,你的反應會是什麼?擋他,還是打回去?或者有人罵你,你的直覺反應是什麼?很多人會採取罵回去,而且要罵的比他大聲,這樣氣勢上才能蓋過他,是不是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夫妻吵架就像這樣,剛開始一個人小聲的罵,另外一個罵得比較大聲,接下來就罵更大聲,最後屋頂快掀起來了,下個動作可能就揍下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或許我們小時候看到父母吵架、朋友打架,有哪一個罵出口而另一個不回嘴的?似乎人家罵你,你就必須罵回去,人家打你,你就要打回去,這樣才不至於吃虧,在不知不覺中,環境把我們教育成這樣,更糟的是我們也告訴自己必須這樣,因為我們已經認定這個反應才是正確的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耶穌說:「要愛你的敵人。」我們都承認耶穌基督的話深具智慧,可是很多人做不到,恐怕連虔誠的基督徒都很難做到。有人為我們提出不同的建議,我們可能只列入「僅供參考」而已,這時還期望能學到什麼呢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很顯然的,我們潛在的觀念不願意接受,為什麼腦袋接受了而行動上卻不能同步呢?因為我們沒有將觀念歸零。


公式化的慣性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遇過好幾對婚姻出了狀況的讀者,透過同修的介紹來找我協談,當我跟對方提出最好能改變相處的模式,避免吵架或以暴制暴,更不要用對抗的方式處理問題時,表面上他們是勉強接受了,但心裡或許會想:你們除了教人家不要吵架、不要打架,還能講出什麼更好的建議呢?這麼一來,後面講的話全都聽不進去了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幾年後,他們可能還是繼續打架,繼續承受婚姻的苦惱,甚而更加嚴重。但是少數能接受的人就不一樣了,她回去後試著照做,一段時間後回來跟我說:「老師,你說的這個方法不太管用,我照你的建議不跟他吵了,但是他反而越來越過分呢!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當她嘗試著去做,我就會再告訴她接下去的第二種方法,我說:「當妳退讓幾次後就可以告訴先生,我們都希望婚姻生活能夠快樂、幸福,如果吵架有助於我們更加快樂、幸福,那我也只好選擇繼續跟你吵下去;難道我們真的沒有更好的溝通方式嗎?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後來發現這句話很有用,因為大部分的人並不是真的喜歡吵架,而是習慣以吵架來解決問題。剛才講過,她的腦袋早已被教育成:老公這樣對我,我就要這樣來回應。這是在執行一個公式,用腦袋裡的公式來回應生活,而忽略了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還聽過有人這樣說:「吵架是我們的溝通方式,這樣發洩一下心情比較平衡,也比較不會積怨而導致離婚。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乍聽之下似乎還蠻有道理的,但仔細想,其實是有待商榷的;溝通方法很多種,為什麼偏要選這一種呢?就算吵贏、吵過了,可是內在的不平意識與訊息真的消失了嗎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當一個人先入為主的認定:「就是這個方法了」,而不是來問:我們夫妻如何才能合好,這時他只想知道如何贏得吵架,甚至於萬一離婚的話,怎樣才不吃虧。表面上的思想似乎想解決問題,可是潛意識卻認定只要戰勝他就好了;當然是有可能戰勝的,但是請問,戰勝後又贏了什麼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在修行方面也有雷同的慣性思維障礙。有些人初修行時,具有很好的感應能力,這些感應可能是對也可能是錯的,日後假若有人告訴他:「有相皆虛妄,不要去理會那些感應。」這時候他已經不太能接受了。不捨,使得他無法從零開始,當然也就難以學得正確的佛法。


命理與股票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再舉一個例子,有位朋友對命理很有研究,某天閒聊時,我發現他把所有的修行都歸納到命理來,他認為修來修去,最後不會開悟的還是不會開悟,會有災難的還是有災難。我便問他:「那你為什麼還繼續修行呢?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他告訴我:「修行以後心裡很清淨,幫人家算命時,會有很多靈感,算的結果變得很靈驗,幾乎比命理書上寫的還要準!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這是他既有的觀念,心沒有歸零,「修行」到最後只是變成一種算命工具而已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此外,有位新同修股票玩得很入迷,修了一個多月後他很高興的對我說:「修行很不錯,我最近很認真修喔!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聽了蠻為他高興的,不禁問他:「你覺得修行是怎麼個好法?」他說:「我打坐時都能看見那個時間。」「那個時間?」我好奇的問,「就是我今天要賣的這支股票,什麼時候會漲到最高點我看見了,然後就在這個時間趕緊賣出,還真準!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聽完後我稍微楞了一下,打坐可不是這個用途的,我不好直接說:「你這樣修早晚會走火入魔的!」於是便委婉的告訴他:「你這樣修不太好,這是著相,歷代祖師講過『凡有相皆虛妄』,金剛經也這樣講,還是不要著相修行比較好。」聽完這些話,他嘴巴說好,以後不會執著,我想,他回去以後還是會照玩不誤,仍然無法歸零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剛剛所講的例子,或許都有你、我的影子,舉這些代表性的例子,只是想說明:「沒有歸零的學習方式進步很有限,而且只在單一方面進步,是極其膚淺而且主觀的。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所謂的從零開始,並非要你盡棄所有,而是,當新的智慧、理念或心境進來時,不要將它覆蓋於舊思維上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個碗已經盛滿了飯,上面還能放入多少菜呢?這飯若先拿出一半,至少還能裝入一半的菜嘛,當然,把碗掏空就可以放更多菜了。


金剛經王的盲點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禪宗有個故事,有位自認為已有相當領悟的修行人去找趙州禪師請益,見面後,他們邊喝茶邊談修行,言談中他不斷地強調,自己對於金剛經下了多少功夫去研究,也有了許多的領悟......等等講了一堆,最後表明來意,想請趙州禪師開示,讓他能夠對於佛法有更深一層的突破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趙州禪師不做回應似的只說:「喝茶!喝茶!」就將茶壺提起直往杯裡倒,眼看茶都已滿溢出來了還繼續倒,參訪者覺得奇怪,急忙說:「滿了!滿了!滿出來了,您怎麼還繼續倒?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趙州禪師回答:「是啊,茶杯已經裝滿了茶水,就倒不進去了。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此人突然間若有所悟:「原來我自認為這也懂、那也懂、什麼都懂了,又怎能聽得進別人的指教呢?」還好這個人還算聰明,一點就通了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過去我在台北也遇過一位金剛經大王,他聽朋友提起我,便前來拜訪,他說:「我對金剛經下了很多年的功夫研究,也對一些人講金剛經的道理,但是我發現似乎還有個盲點不能突破,今天是專程來請老師開示,幫我把這個盲點打開。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和他稍微聊過之後,心想,有些人盲點雖多,但都很小,隨便一撂就掉了,但是他這個點太大了,我實在無能為力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當我們真心想做好心靈學習或較為深度、廣度的學習時,我們竟然只在既有的主觀上作學習,這是不可能學好、也不可能徹底脫胎換骨的;要開始試著把自己的思想歸零,才會有較為深度的體會。


第二【要訂立一個非常清楚而正確的終極目標】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有一種人很努力學習,有一天卻發現,他的努力全派不上用場,因為他所學的無法幫他完成所要追求的目標或解決遇到的煩惱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認識一位朋友學生時代主修阿拉伯文,我問他:「你這輩子有沒有可能去阿拉伯語系的國家?」他說:「不知道唉!」我又問:「那你學阿拉伯文做什麼?」「沒辦法,大學聯考時分配的。」他無奈的回答「你還不如去學台語或客家話或許還實用些。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說我講的是實話,如果花了很多時間、精神去學一些不是你真正需要的,而真正需要的部分卻又交了白卷,這樣不是很冤枉嗎?我們每天都要吃飯,不懂得如何吃才能健康,這就要學,每天與人相處,卻不知如何溝通,這也該學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人是群居的動物無法獨力生活,這與人相處的智慧是從出生到老死都免不掉的課題,但是我們居然沒有把它訂為主要的學習目標。


一位雙博士的煩惱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曾遇過一位獲得雙博士學位的朋友,回台定居幾年後差一點就鬧自殺,叫人怎麼想都想不通,他學識這麼淵博,留德又留美的博士,照理講該是很聰明、很有智慧啊!怎會弄到想自殺呢?原來他的婚姻不如意,與同事、家人相處也不好,可是他在專業領域上仍是一級棒的頂尖高手喔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可見學識豐富並不代表能獲得快樂,如果一個只有小學畢業的人,他懂得如何生活、如何與人相處,很顯然的他在生活上是可以獲得快樂的;而有些學識豐富的博士,卻不懂生活的藝術,這時候很抱歉,你只能在你的博士舞台上綻放光芒而已,生活方面依然是黯淡的,因此學養再好的人,在生活上還是要從頭學起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要清楚這些道理,才會謙卑而願意地學習,同時也須知道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什麼,否則,莫名其妙地學了很多,但是學習要做什麼?恐怕連自己都搞不清楚。


事業與家業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現在有些人花很多錢去學「潛能開發」、「成功學」,其實也是想藉由學習來賺大錢,賺錢安頓生活沒什麼不好,就像醫學系熱門也是為了出來好賺錢嘛,對不對?可是賺錢之後要做什麼?我想多數人會回答:賺錢的目的就是要享受人生、要快樂嘛!很多人就是這麼明白的告訴自己,學習就是為了要賺錢,為了享受生活的快樂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問題來了,當你學了一輩子、苦拼一輩子,不但沒賺到錢甚至還虧錢,昂貴的學習非但未帶來財富和快樂,連基本的生活都不知如何過下去,那怎麼辦?假設,真的賺到錢了,是否就代表真的快樂了?那可不一定哦!我們不也常聽到很多人賺了錢卻賠了婚姻和友情,更有的還惹來殺身之禍呢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如果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快樂,那麼賺錢充其量只是工具而已,我們要學習的應該不只是賺錢,賺錢也不等於快樂和成功,所以,我們要把人生的大方向先訂好,才知道要學什麼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常有同修問我:「修行以後可不可以做事業?」我說:「當然可以啊!」「您不是曾說過,一般人常講:事業、事業,有事就有業,家業、家業,有家就有業,您不是這樣講的嗎?」


  我回答他:「對啊!我是這樣講沒錯」
            「為什麼您還鼓勵我們去做呢?」他納悶的說,「我不是鼓勵你去做,而是需要的人就去做、有那個因緣你就去做;怎麼說呢?當你把事業做好,你快樂別人也快樂,而且還可以服務很多人哪。」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現在常有人抱怨台灣的農藥使用太氾濫了,假若你去推廣無農藥蔬菜,利益眾生,這也是善業啊!當你的事業既可利益眾生又可以賺錢有什麼不好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修行是要解決煩惱,而不是在修「空無一物」,空無一物是為了承載更多的智慧,如果知識不能帶來快樂與安心的話,這表示我們的知識還有待修正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做什麼沒有關係,但是要做好、做成功,如果你常常失敗,常常跌倒,還需要別人扶你起來,這不只是你痛苦,也成為別人的負擔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因此,每個人都要活得成功、活得好,至少讓父母、兄弟姊妹或親朋好友沒有負擔。

 

教材講義篇 470094